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文化

丹阳“非遗”传承:下好创新融合“先手棋”

  原标题:下好创新融合“先手棋”,丹阳——走好“非遗”精品传承路

  “非遗”传承作为塑造文脉之魂的重要一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流传于镇江丹阳的“正则绣”与丹剧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正则绣”来源于“乱针绣”,为近代著名教育家吕凤子先生所创。它以画为理,以针作笔,善用光影,融合中西艺术理念,正如吕凤子所说:“异乎于一切画、一切绣的,由我们自己创造的美术品”,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丹剧由丹阳地方戏“啷当”发展而来,它兼具京剧的阳刚之气和越剧的阴柔之美,在吴文化区域影响广泛,剧团也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荣誉称号。

  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创新传承

  作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精品项目,“正则绣”与丹剧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传承原则。在文化传承服务上,丹阳注重引导艺术传承人以突出时代特色、关注现实感悟、留下时代烙印为己任,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统一”。

  “正则绣”第三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先生在继承的基础上将“正则绣”创新发展为写实与写意两种艺术风格。在地震和疫情等特殊时期,他把对亡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敬畏宣泄于一针一线,创造出《震后余生》《最可爱的人》等极具视觉震撼力的作品,在难忘的历史时刻留下“正则绣”的时代痕迹。新时代,丹剧大力推陈出新,《大哥,你好》《称婆婆》等创新剧目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11届群星奖。由《大哥,你好》改编的电视剧被评为全国电视“金鹰奖”。疫情期间,丹剧团集智攻关,创作群口快板《众志成城抗疫情》、丹剧小段《话你我抗疫》《赞丹阳抗疫》,为凝聚民心共识、共克时艰作出了丹剧人特有的贡献。

  在阵地与载体的强化中促进发展

  丹阳市美术馆始终秉持正则绣“正规院校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的传承理念,坚持“回归教育,系统培养”的教学方针,前以“正则学校”、后以“三吕故居”的正则绣传承教育基地为主阵地,突出“先学绘画、书法,再学刺绣技法”的独特教学方法和“互动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了以方美珑、陈赛姣、石丽君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传承人。同时,引导“正则绣”传人关注特殊教育,关心残疾人事业,为江苏省及全国残联培养了大量刺绣人才。

  丹剧团围绕“突出重点、创新品牌、注重实效、全面实施”的工作主线,以“精品剧目创排、新型场馆建设、后备学员培养、《丹剧》书籍编纂、演唱赛事举办”的“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在加强国企党组织建设,推动丹剧健康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不俗成绩。2019年,丹剧《啷当与你拉家常》选段、丹剧小戏《称婆婆》登上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丹剧《槐荫记》首次登上中宣部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为丹阳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力量,提升了城市发展“软实力”。

  在人才与业态的转型中实现变革

  “非遗”传承的最大难点在于人才接续力的培育和群众接受度的培养。作为静态与动态的“非遗”项目的典型代表,“正则绣”与丹剧也曾面临后继乏力与市场接受度低的困境。

  丹阳通过发掘“正则绣”传人、争取艺术基金支持、开设“乱针绣”培训班等方式,多方招揽意愿人才,积极探索网传途径,为“正则绣”培养“衣钵传人”和拓宽销售路子打开了“双通道”。丹剧团面对演出市场低迷萎缩、有效资金投入短缺等现实问题,多方公关,集思广益,研究制定了《2017-2020年发展规划方案》,通过加强与省戏校和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等院校合作,定期选拔热爱丹剧青年,开展“以戏促新”教学培养等方式,顺利完成了业务骨干的新老交替。通过实施丹剧进学校课程化教学计划,初步实现了“蹲苗育种”的培养目标。市场创新方面,通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和数字化营销等手段,年演出场次突破150场,让更多群众了解丹剧、爱上丹剧,实现了演出市场向纵深发展、演出收入逐年提高的短期目标,为丹剧重现风靡大江南北的盛景奠定了基础。(蒯建华 高志强 张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39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