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雨花经开区:南京“南大门”一座新城正崛起

  在南京众多经济开发区中,这里是主城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雨花经济开发区。

  在南京从“秦淮河时代”迈向拥江发展“扬子江时代”的今天,雨花经开区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担当,这里不仅是雨花台区的经济主阵地,更在努力成为全区乃至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际文体小镇、江豚广场的陆续开工,开发区将紧抓“十四五”规划建设契机,积极打造集体育、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和低密度滨河居住社区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坐拥28平方公里的连片土地、9.6公里长江岸线的雨花经济开发区,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一个以“产”兴业,以“城”聚人的“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产业新高地,正在逐步形成。

  未来五年,雨花经开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全区“全面创新、全域高新”先行区战略定位,立足错位发展,转换“发展模式与竞争赛道”,争当 “一中心、四标杆”排头兵、样板示范区,努力在全省经济园区发展中持续进位,为雨花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打好“产业转型牌”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需重点抓好的十项工作之一。雨花经开区坚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确保转型升级“奔向更强”,全力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走出新路数,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雨花经开区总结“十三五”成绩,瞄准“十四五”规划,坚持强化与软件谷、大板桥地区、河西、“两桥”片区、南站片区等的产业协同。

  盘活低效用地,继续推进腾笼换鸟。雨花经开区坚持“亩产论英雄”,通过市场、法律、行政、资本等多种手段,加强低效用地、低效楼宇二次开发,综合采取“收回再转让、变更再转产、嫁接再开发、招商再利用”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对低效用地和低效楼宇进行再开发、再利用,实现“筑巢引凤”和“腾笼换鸟”。

  强化产业集聚,大力推进强链补链。依托以十四所为代表的信息化装备产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入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雷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全力清退有污染、产能低的传统制造业,重点发展以华士电子、泰通科技为代表的信息化装备、智能硬件等先进制造业;升级汽贸园和弘阳家具城,创新经营业态,打造一站式商业综合体,并拓展设计、研发、总部等业态;升级仓储物流业,转向物流科技、结算中心、物流与加工结合等高附加值环节。

  雨花经开区发挥示范引领,着力发展都市工业。积极整合现有资源,精心打造一批都市工业示范园,招引更多都市工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结合全区“十四五”规划,雨花经开区将在“3+1”产业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导入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数字交通等新产业,与软件谷实现全区产业“软硬结合”双轮驱动。当前的重点一是聚焦数字赋能发展新型都市工业,打造新型都市工业示范园;二是聚焦土地转性和产业转型,加快“腾笼换鸟”;三是打造滨江智能制造创新高地,争创大板桥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应用的新标杆。

  打好“产城融合牌”

  雨花经开区抓住全区国土空间规划、大板桥新城总规修编及文体小镇建设契机,进一步完善开发区配套,提升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全力打造宜业宜居新空间。

  在大力推进文体小镇建设方面,经开区坚持高标准规划,在道路、建筑、综合体、绿化等方面对标河西,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园区功能形象。坚持高层次协调、高速度推进,全力打造交通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南京标志性片区。

  大力推进功能配套完善,经开区扎实推进岱山西路北延工程、338省道雨花台区段改扩建工程、凤集大道道路出新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道路、绿化、亮化、管网建设,高质量维护对外交通要道;加快推进凤汇壹品工程建设、板桥消防地块招拍挂等工作,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保障,努力打造品质更加高端、设施更加齐备、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便利的宜商宜居宜业空间。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经开区不断坚持落实长江岸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做好三桥湿地公园、江豚广场等长江沿岸经济带环境整治,形成以江豚广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为主的整片绿色生态运动休闲片区;将长江岸线开发区段范围内工业岸线、散货码头等生产型岸线逐渐全部退出,转型为生态生活型岸线。

  按照“产城人景融合”的理念,经开区将突出加快产业社区打造,努力形成多个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功能复合的新型产业集聚区:每个产业社区基本单元为3平方公里,聚焦1—2个特色产业,通过垂直工厂、产业邻里中心、人才公寓3大特色抓手,真正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片区职住平衡。

  “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将投资1100亿元,新建149个重大项目,推进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等功能导入,加快城市形态、产业形态、创新要素、文化内涵“四位一体”布局,争创南京市主城区城市更新与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打好“改革赋能牌”

  今年以来,雨花经开区抓住市、区“去行政化”改革契机,建立了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实用的运营机制、更加激励竞争的人事管理制度,增强了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了发展能级。

  强化平台运作,发挥市场作用。经开区积极争取低成本的融资贷款和省级政府债的额度,进一步控制债务成本;充分利用雨开置业和数字出版公司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和包装项目,缩减融资成本;依托自有楼宇载体双创产业园,灵活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相同或相关行业聚集,培育自有特色楼宇经济,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经开区继续落实“招商突破年”和“企业服务年”各项措施,细化完善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专项扶持政策。继续推行多部门组团服务的模式,从招商引资、项目洽谈,到企业落地、生产经营,对在园企业实施全流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让企业集中精力发展壮大。继续完善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定期带队走访,每月邀请8—10家企业举办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困难,助力园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持续推进改革,增强运作效能。经开区巩固“去行政化”改革成果,持续优化管理制度链条设计和内部工作流程,聚焦主责主业,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完善KPI绩效薪酬体系,坚持“以实绩论英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激发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担当作为;与时俱进加强对人员的学习培训,扩思路,强素质,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建设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凝聚力的队伍。

  雨花经开区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作为硬任务,巩固“去行政化”改革成果,坚持“以实绩论英雄”,持续提升干部创新能力。以党建带群建,培育“非公党建”品牌,争创南京主城区经济社会双融合“商圈党建”的新标杆。

  万里风鹏正举,征程砥砺初心。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雨花经开区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的决战之年,全省首个雨花国际文体小镇也将在今年拉开全面建设的大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座“现代产业城、科技创新城、特色枢纽城、幸福宜居城”正在南京的“南大门”崛起!(石海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3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