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不仅观剧,剧场还能是“聚”场

  原标题:重建开放9周年,文化广场是舞台,也是高品质生活空间,吸引四面八方的人聚集于此

  不仅观剧,剧场还能是“聚”场

  9月19日中午11时,为了晚上演出的原创音乐剧《蛋壳里的心跳》从杭州赶到上海的廖玥,拖着行李箱来到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打卡”。

  剧场外的广场上,正在展出的装置艺术吸引了“网红”前来直播;一侧的露天集市,有人搬来三箱黑胶唱片;环绕广场的绿树下,周边居民扶老携幼在这里散步……

  广场向西,几步之遥是上海大戏院,再远一些还有上音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向东至人民广场,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演艺场所星罗棋布,构建起上海的演艺大世界。

  一座剧场,能不能变成“聚”场,吸引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到此,享受城市品质生活,撬动系列消费?

  破圈:并不止于“粉丝”

  廖玥是音乐剧“铁粉”。9年前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在复兴中路上重新开放,重要的剧目她“几乎都没错过”:“这是国内非常专业的音乐剧演出剧场,不光有一流的国际名剧演出,还在孵化原创音乐剧。”

  以音乐剧为核心,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吸引了30余万会员。“每一类文化产品都会吸引相对特定的消费群体。”一些业内人士坦言,剧场“破圈”有难度:如果产品单一,吸引的始终是固定群体;但产品过于杂糅,则会导致“铁粉”流失。

  今年8月,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跨界演出《回到民谣》双场音乐会,门票被“秒杀”。在深圳出差的北京市民刘鸣当天中午从深圳飞到上海,晚上看完演出立即赶回深圳:“现场男女比例差不多,大家都很投入很陶醉!”

  廖玥并不担心多元演出会冲淡这里音乐剧的氛围:“只要其他演出品质够好,适当引入其他演出门类能相互促进。而且其他演出的粉丝如果喜欢这里的氛围,也能更了解音乐剧。”

  在文化广场散步的市民姚先生就住在复兴中路,但他坦言只看过《悲惨世界》:“我不是粉丝,但是经典小说改编的经典剧总归要看看。”许多市民和姚先生想法一样——剧场要聚集人气,少不了“现象级大剧”。《猫》《芝加哥》《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剧目,在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的剧场演出都以年计。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在谈到未来三年规划时也表示,“要以较高的艺术标准打造一部兼具艺术性和市场性的驻场大戏,同时打造8—10部风格各异的制作类‘小而美’音乐剧。”

  聚气:“门”永远要打开

  “高冷”是不少人对上海剧场的第一印象。重庆市民陆恬去年国庆长假想到上海几家剧场、剧院参观,结果都吃了“闭门羹”。今年国庆将至,她在网上搜索发现,好些外地游客都有相同需求,“剧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只有买演出票的观众才有资格参观吗?”

  19日上午,音乐剧演员刘阳、丁臻滢,导演马达和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带领一批观众深入后台,解密演出的各项机关。与此同时,剧场二楼的图书馆里,来自上海史志学会的汪志星正在为观众讲述文化广场周边的历史;户外广场上,以音乐剧海报、印有台词的条幅组成的大型装置艺术正在展出……这些活动和展览,都是日常开展的“品牌项目”。

  “剧场要‘把门打开’,让所有人没有障碍地走进来。”张洁表示,文化广场9年摸索,围绕演出剧目形成了艺术教育、衍生品开发一体化的演出形式,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未来将把高品质的艺术教育、专业培训、文创衍生品、广场市集等连同剧目一同输出,扩大影响,增加创收,“要让剧场跳出一个地名、一个物理空间概念,成为一种美学体验的生活方式,以剧场为圆心串联起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文化创意商业版图。”

  互动:塑造更好的“人”

  首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杀入三甲的《南唐后主》,编剧张吟昕是一个毫无专业背景的大学生,靠的是作为文化广场“粉丝”的积累和入围后密集的培训。

  跟随剧场一起成长的,不止怀揣专业梦想的人。“我是医生,每次抢救、门诊疲累的间隙,想到演出的美好,就好像没有那么辛苦。”观众陆子阳因夜班错过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最后一场,下班时看到同好们一起唱终曲《面纱飘落》,“满满感动的力量”。

  抚慰人心,春风化雨,是剧场应“聚”的能量。“剧院是一个超越了感官维度且承载了多重意义的空间载体。”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培育城市文化、提升群众审美修养、普及艺术教育,应是剧场的责任与担当,剧场不仅是艺术舞台,还是高品质生活空间,更可能成为人们重塑精神追求的精神家园。(记者 简工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0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