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面对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新课题 上海该如何发力

  原标题:找准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突破点,全面考量转型系统性融通性人文性

  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该如何发力

  日前举行的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在全国范围首次提出这样的概念,上海这座城市无疑看到了机遇,也坚定了决心。面对这一全新课题,上海应该如何发力?

  找准突破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如何发挥优势,找准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的突破点,在全面转型的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

  经济数字化,企业尤为关键。目前,上海传统产业已纷纷搭上数字化快车加速升级,不少优秀的新经济企业也相继涌现,形成了一定的集聚优势。但想要全面实现经济数字化转型,专家普遍认为,上海还需要加大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在5G、物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软硬件技术水平,同时围绕企业需求精准施策,助力这些存量企业迈上新台阶,并重点聚焦新智造、新消费、新服务等领域,加速培育出更多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一个宽松的环境,无疑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不少企业提出,上海应该加强“容缺、容错、容新”,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特色牌,对新经济企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景域驴妈妈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建议,上海可以探索适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沙盒”监管措施,放宽准入门槛,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同时,创新新型跨界产品和服务审批制度,分领域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

  治理数字化,正是政府为企业营造更优环境的重要一环。埃森哲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建设一个富有创新精神、数字化和平台化的政府,将是未来上海城市魅力和竞争力的核心。

  上海经济信息中心主任余文凯表示,上海打造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已经成为治理数字化的一张名片。随着“两张网”建设的深入发展,将会对数据的联通共享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上海今后在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方面,应该尽早加以统筹规范,才能让数字化治理更加精准高效,聪明智慧。

  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两张网”的不断升级,将不断对整个城市赋能,让人们对于生活数字化的感知更为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位专家都提及,医疗领域应该结合新技术和新制度的供给,重点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成为上海生活数字化的突破口。余文凯认为,疫情转为常态化,一些数字化的紧急应对措施也可以常态化。上海目前已经在探索互联网医院模式,未来围绕病人这一需求主体,医院、医生、药店和医保需要进一步打破瓶颈,信息共享,形成一个真正数字化的公共大平台。如果医疗领域能够实现全面数字化,将为其他领域的转型提供一个重要的样本。

  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也是各方期待所在。在一些关键领域,资金的充分供给显然可以助力更多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但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正在全力建设金融科技中心,金融本身的数字化,可以进一步改善人们在医疗、交通、住宿等领域的体验,实现真正的生活数字化便利。

  “现在,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上海要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做一名引领方向的驾驶员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说。

  聚焦全面性

  

  在找准各个突破点的同时,上海的数字化转型如何理解“全面”二字?

  全面体现在系统性。数字化转型“不是某些领域的单兵突进,需要整个系统协调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樊博表示,不管是“两张网”,还是各种数据平台,数据信息的跨部门采集、协调、响应,都需要扎实和细化,打破职能思维、条块思维,做好协调,统一练好内功。

  “比如大量的数据囤积在社区里,没有通道与各种平台关联,怎么才能系统地用起来?”余文凯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全面数字化转型需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而不是技术的简单相加,或片段性的方案设计,目标是搭起一个大的框架,从技术、制度和方向上统筹好各方力量。

  全面体现在融通性。当政府、企业、社区的数据汇聚在一起,为数字化城市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如何去整理、挖掘、处理这些数据,把这些数字宝藏真正融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比如,城市过去的老基建,新增的新基建,这些基建产生的数据要设法融通,产生化学反应,而不是简单叠加。”曾刚举例。

  不只是数据的融通,城市各方主体的融通也非常必要。余文凯表示,未来在技术联合攻关方面,只有让政府、学界、产业更多互动,各取所长,真正形成一个生态圈,才能更好解决“卡脖子”问题,助力数字化转型。“在这一方面,德国产学研合作联盟等模式,值得上海借鉴。”曾刚还建议,要建立跨地域的数字资源网络,在协商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打造数字长三角和数字“一带一路”,让上海的数字化转型产生更多的溢出效益。

  全面体现在人文性。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还是服务于人。余文凯认为,数字化一定要有温度,不能顾此失彼。近期一些地方出现的数字化技术不考虑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现象,已经反映出人们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过于着急,忽略了“全面”二字。

  他还提醒,数据的管理规范也要尽快研究。使用数据的人希望方便,但产生数据的人要有保障,所以数据使用的背后要有规则,不能让老百姓都做透明人。数字化产生便利,让渡个人信息权利是合理的,但如今一些没有选择的霸王条款,应当予以统一的规范。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而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转型。”樊博表示,这背后的司法、隐私和文化,都是上海需要全面考量的问题。(记者 张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45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