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苏州大学迎建校120周年 穿越双甲子的坚守和突破

  金秋时节,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喜气。

  “几天前,省委书记娄勤俭专程来苏大调研,代表省委、省政府对苏大建校120周年表示祝贺,希望我们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进一步推动优势学科在全国保持领先,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并把学科优势和江苏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加快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这既是对苏州大学长期以来锐意进取不断攀登的高度肯定,也更加坚定了苏州大学“名城名校同频共振”的战略决心,百廿苏大必将由此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始终把“为国育才”当作重大使命

  9月16日,苏州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杰出校友李政道“百廿东吴,荣光永续”的寄语,引发又一批“新苏大人”的强烈共鸣。

  从晚清时期的民族危亡中应时而生,到如今一步步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效益显著的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早已在穿越一个世纪的历史风云中成长为一座巨大的“人才摇篮”。2018年起,苏大更是扛起“省属重点”的担当,连续3年面向省内扩招,是“双一流”高校中在江苏招生人数最多的高校。目前,苏大各类在校生逾5万人,平均每年有1万多名人才从这里奔赴四面八方。

  建校至今,苏大已累计向社会输送50多万名各类人才,其中包括费孝通、孙起孟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以及李政道、谈家桢等近50位两院院士。

  大学之道首在为国育才。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应如何与时俱进?书院制,是苏大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2011年,苏州大学借鉴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管理模式成立敬文书院。很快,这种把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会聚在一个小型社区进行学习交流的新模式,在促进学生个性拓展和全面发展上体现出明显优势。其后,苏大在敬文书院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又先后建立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紧接着,成立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整合校内6家学院(部)公共教育资源设立东吴学院,成立致力于探索创新师范人才培养实践的师范学院,一个个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彰显了苏大的特色。

  为国育才,优秀教师是基础。对照“双一流”建设标准,苏大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一方面积极从海内外引进高端人才,一方面持续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增强。8月底,苏大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时玉舫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迟力峰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殳凹、刘庄成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候选人。

  近年来,在QS、ESI、软科、武书连等多个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高校排行榜上,苏州大学排名不断攀升。与“十二五”末相关数据相比,学科评估中全国前20%学科数由6个增至14个;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由7个增至14个,并新增2个前1‰学科;软科全球学科排名新增6个学科进入前50名。

  始终把“名城名校”互动当作发展关键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苏大始终把“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发展关键。

  这是一场双方都高度自觉的“战略牵手”——

  2006年,苏州市政府与苏州大学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苏州全面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去年,双方再次签署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这一次,苏州市政府将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资金方面支持苏州大学在多个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苏州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苏大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与苏州历届党委、政府长期以来的支持密不可分,而苏大的发展,也为苏州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江涌说,名城名校融合互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无数个重要时刻。早在苏州工业园区酝酿阶段,新加坡方面就曾将“有没有像样的高校”作为中新两国合作园区选址的重要考量标准,并于1993年专门安排人员到苏州大学考察。第二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呱呱坠地。

  名城名校互动,人才是纽带。现在,平均每年约有一半苏大毕业生留在苏州就业。不仅如此,还有一批苏大学者被选拔出来,走上地方发展的“前沿阵地”。昆山市副市长张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校园搞科研,他们是“全球高被引学者”,到地方任职,同样干得有声有色。

  名城名校互动,产业是亮点。2013年,苏大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并顺利入选全国首批14家“2011计划”。截至去年底,该中心成员在苏主导创办纳米科技企业43家,服务地方纳米企业200余家,带动产业新增产值超10亿元。

  名城名校互动,文化是根脉。在世界很多地方,大学以其超越性、多元化、开放性的特质,为城市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滋养,引领着城市文化的构建和创造。苏大的智库就是一例。成立于2011年的苏州大学东吴智库,依托学校学科齐全、人才集聚的资源优势,致力于为推动苏州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5年来,东吴智库有197篇决策咨询报告被苏州各级政府部门内参刊发或采纳,获得各级领导批示40余次。

  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扛在肩上

  在位于吴江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国内首个以“未来”命名的大学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预计明年9月将迎来首批学生。9月15日,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吴江区召开现场会,全面推进校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

  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认为,这里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校园,更是吴江区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未来发展的创新策源地。而在苏大领导层看来,未来校区也是苏大对接和践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窗口和平台。

  紧盯大势服务大局,苏大一向目光敏锐。2011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老挝苏州大学就已在万里之外如火如荼地建了起来,这是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境外大学。以老挝苏州大学为平台,苏大还与老挝科技部合作共建“中老绿色丝绸研究中心”“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与发展模式示范园”。截至目前,苏大已与30余个国家(地区)20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就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服务’,真正做到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苏大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更要引领地方、走出地方。

  服务“国家战略”,勇挑名校担当。多年来,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的科研攻关都活跃着苏大人的身影。“苏大力量”先后参与了“天问一号”探测仪器研制,攻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我国第一条OLED照明生产示范线并实现量产,一批重大成果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把“国家战略”扛在肩上,让苏大从一个地方高校走上越来越宽广的时代大舞台。苏大及其附属医院自2007年起先后与西藏、贵州、陕西等地的政府、高校、医院达成合作协议,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格局。今年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苏大及其附属医院共有204名“白衣战士”奔赴湖北一线,其中4人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5人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占全国获表彰人数1%。

  大学之道,当与时代同行。穿越了两个甲子的历史烟云,苏州大学以其执着的坚守和不断的突破,在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精彩历程中生动诠释了自己的“大学之道”。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样的实践和荣光镌刻在高等教育的辉煌史上,也铭刻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从两个甲子的时光中走来,走入今朝,更走向未来!百廿苏大,荣光永续!(高坡 沈峥嵘 孟旭)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806
收藏
分享